星期五, 7月 21, 2006

趕搭試驗 小心壞了台灣口碑

【2006/07/19 聯合報】

【記者施靜茹/台北報導】

台北榮總內科部主任李壽東說,隨著藥品市場國際化,現在把新藥拿到亞洲地區做臨床試驗十分普遍,尤其歐美藥品常以當地人種為研發考量,給亞洲人服用不見得合適,因此亞洲近年來也成了新藥臨床試驗的重鎮。

「台灣這方面還算走在滿前面的」,也是陽明大學內科教授的李壽東說,德國和日本有自己的製藥工業和市場,韓國因幹細胞研究做假事件,多少影響到國際間信賴,台灣目前參與的臨床試驗,大多以未上市新藥為主。

李壽東表示,不管是在那一國進行臨床試驗,基本上最後若能刊登國際知名醫學期刊,較具公信力。「這也是有的醫師喜歡參與臨床試驗的理由」。李壽東指出,有機會在國際期刊露臉,增加醫師的國際知名度及論文數。

不過,有的臨床試驗應長期追蹤,以B肝疫苗來說,就有追蹤長達廿年的報告,才能清楚它究竟可能帶來哪些副作用;一些臨床試驗追蹤五到十年也是必要的。

他說,早年的臨床試驗,以腸胃科的制酸劑居多。但近年來慢性病及癌症病患增加,輪到降血脂、治糖尿病和抗癌等新藥上陣,從這裡也可嗅出人類疾病演化的風向。

他認為,有更多醫院想加入臨床試驗行列,是想提升醫院的研究水準和知名度,但也必須謹守一定的規範,才不會破壞了過去台灣建立的臨床試驗口碑。

台北榮總副院長李建賢說,人體試驗計畫,最怕對照組不足,或引用的方法不對,「如果做出來沒有公信力,別的醫院不見得會相信」,所以即使醫院能執行人體試驗,公信力卻是一大考驗。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