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8月 19, 2006

鞋款很in 腳丫很痛

【2006/08/18 民生報】

【記者胡恩蕙/報導】

今年夏天流行楔形鞋、平底涼鞋、細跟高跟鞋,搭配短褲和迷你裙,清涼的造形讓人眼花撩亂,但是注意了,不論是楔形鞋、平底涼鞋、高跟鞋、尖頭鞋,穿久了可能引起足底筋膜炎、拇指外翻、足踝扭傷等問題,醫師建議平常要多熱敷、捏腳,愛漂亮之餘也要寶貝妳的腳!

楔形鞋可說是今年夏天最in鞋款,很多美眉喜歡充滿復古氣質的楔形鞋跟。長庚醫院骨科醫師袁立仁提醒,一般我們穿鞋,地面的反作用力由鞋子吸收,但是楔形鞋鞋底較硬,地面上的反作用力變成由身體吸收,因此長時間穿,容易造成酸痛。

長庚醫院急症外科系骨科主任陳永仁指出,楔形鞋鞋底硬,足弓沒有支撐點,變成固定腳底某些點受力,例如大拇趾、第五趾底部和腳後跟,穿久了容易疲勞,甚至造成筋膜過度傷害和足底筋膜炎。

細跟高跟鞋能展現修長曲線,許多美眉無法抵擋它的魅力,但陳永仁表示,細跟的問題是穩定度不良,很多女生穿細跟高跟鞋,跟部著地時會搖搖晃晃,是正常現象。但是跟部搖晃,容易使得足踝扭傷,特別是在上下樓梯的時候,所以要特別注意。

所幸,今年夏天粗跟高跟鞋再度回溫,醫師建議,粗跟高跟鞋的穩定度較高,走起來較安全。如果真的無法抵擋細跟高跟鞋的魅力,陳永仁建議跟的材質應選擇吸震、耐磨、止滑者;如果跟很高,腳底板設計應有足弓,踩下去時重量才不會完全放在前足部。

尖頭鞋容易造成拇趾外翻,因為鞋尖特別尖,大拇趾為了適應空間,必須往第二趾擠,甚至有患者長期穿尖頭鞋,骨頭變形到大拇趾往第二趾擠,造成第二趾已經翹起來。陳永仁說,前腳部的空間太小,或穿鞋時往下滑,會造成杵狀趾,或曲趾癵縮,即腳趾頭都彎起來。趾關節繼續摩擦,會進一步造成雞眼。如果真的已經出現拇指外翻、杵狀趾的情形,最好不要再穿尖頭鞋。

平底鞋也不見得OK,今年夏天流行薄底、夾趾的平底涼鞋,很多人以為平底鞋走路就沒問題,其實不盡然。陳永仁說,鞋子的跟有避震效果,平底涼鞋完全沒跟,變成由腳後跟吸震,恐導致足底筋膜炎或跟腱炎。

袁立仁解釋,在足跟部有許多結締和脂肪組織,可以提供避震效果,但是過了35歲之後,足跟部的結締、脂肪組織逐漸退化,如果再穿著沒有避震效果的鞋子,長期站立或行走,足後跟所承受壓力大,就會導致足底筋膜炎。

流行鞋款通常不符合人體工學,因此陳永仁建議,經常熱敷、捏腳及按摩,可避免足部傷害;選擇鞋子時,最好是有足弓設計,可協助分散重量。袁立人說,亞洲人腳板較寬,最好選擇楦頭寬的鞋子,有氣墊可加強避震效果,鞋子不一定要剛剛好,選擇尺寸稍大、穿起來舒服的鞋子可避免足部壓迫。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