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漢崇 泌尿科主任
二十年前當我還在沙烏地阿拉伯霍阜醫院任職中沙醫療團返國的前夕,偶然在報上看到花蓮慈院即將開幕的消息,當時與好友笑著說,也許返國後大家可以再一起到花蓮拓荒吧!言猶在耳,如今想都沒想到會來花蓮,而且一待就是十八年。今天我應邀到台中演講,請朋友順道繞一下潭子,看見一座慈濟人文建築,有二百五十床的一期醫院工程,佇立在偏僻的山腳下,像極了二十年前我初次看到的花蓮慈院景像,內心不禁百感交集。二十年了,當初抱著理想帶著妻小前來花蓮的我,已歷經人生最輝煌燦爛的時光,由理想到夢想,而逐夢踏實。回首當時年少輕狂,如今白髮斑白,依然掩不住內心的激動,於是振筆疾書,想要留下一些話語,以紀念過去這段奮鬥的歷程,並藉以期勉後進為理想而活,為台灣的醫療拓荒繼續接力。
不忍師憂 萌生承擔念
花蓮慈院創建之初,很難招募醫師,雖然與台大合作,由台大派遣住院醫師及主治醫師前來支援,畢竟少有人發心留在花蓮耕耘。四大科主任中,有兩位還是退休的老醫師,另外兩位則是年輕的主治醫師(內科陳瑞昌及外科張耀仁),全院上下均屬新手上路,衝勁有餘,遇事仍不免生澀。那時林副總(大家都稱她林小姐),時常上台北到處為醫師的來源奔走,訪問台大主任醫師卻每每吃到閉門羹,或是枯坐良久不得其門而入,為的只是為慈院多找尋一些醫師駐診,或尋求台大派遣住院醫師支援。然而事與願違,開院一年仍然無法有各科固定主治醫師。
我在七十五年十月第一次應張耀仁主任之邀,前來為一位膀胱結石的病患操刀,第一次認識慈濟。其實那時只是為了多賺兼差費補貼家用,對於花蓮之美,雖然也頗為驚艷,但總認為下鄉服務,應屬中年以後之事,年輕時候仍應留在台北多學習一些經驗。然而,隨著花蓮每週一次門診的病人漸多,與慈院上下也漸漸熟稔了起來。有一次張耀仁帶著我與蔡伯文醫師進精舍面見師父(我們那時都稱 上人為師父),聽她談起創院理想,眼見師父紅著眼眶,哽咽地訴說她的困難,我等內心慈悲心隱然浮現。心裡想一個孱弱的出家人,尚且如此為了花蓮人貧病而擔心,我等年輕有為胸懷大志,難道就不能拔刀相助共同創造奇蹟?
結伴東行 為理想打拼
在花蓮看診的期間,經過師父多次親自訪視,逐漸動心,但仍然無法下決定踏入慈濟。或許是因緣際會,有志一同,在許多的機會裡,我們這些曾經參加中沙醫療團的醫師朋友們聚在一起,有人起哄說,如果我要去你們願不願意去?其實大家心中早有默契,慈濟之行似乎是我們的宿命,漸漸的我們竟然相約成行。由台大來慈濟支援了一年,漸漸的累積病患,對於慈濟醫院的創院理念也漸漸變成自己的責任。一顆想要來花蓮的心,竟然經常不自主的奔動了起來。但是想到要帶著妻子和兩個小孩來到花蓮,而又不免為了小孩的受教機會以及未來成長而擔憂。然而,那顆驛動的心和想要奔逐於花蓮山水之間的念頭,不但沒有消散,反而隨著時間日益增強。
終於有一次,在吃飯的時候,我輕輕地問了太太一聲,如果我去花蓮慈濟,妳願意跟我一起去嗎?沒想到她竟然說,要去就全家一起去,有什麼不可以?與其留在台北爭名奪利,倒不如到花蓮開創自己的天地。我擔心小孩子的教育問題,她卻說,我們小的時候,不都是這樣子長大嗎,我相信在花蓮成長的小孩,一定會比在台北的小孩幸福。言猶在耳,現在兩個孩子,都已經上了陽明大學醫學系,他們在花蓮成長受教育,沒有過度的補習,也不需要熬夜讀書到深夜,在花蓮老師的教育下,依然可以成為著名大學的學生,更何況他們還擁有一段記憶深刻豐富的成長歷程呢。事實上同樣的場景,也發生在每一位當初來花蓮的醫師家裡,經由他們家庭的支持,這些心在花蓮的台大醫師,便相約成行。
七十七年八月,是慈濟的一個大日子,因為從這個月份開始,有十幾位台大的醫師同時加入慈濟的行列,我、蔡伯文、簡守信、李仁智、張佐文、林美慧、廖培權、謝沿淮、鄧子雲、張世忠、趙盛豐等等,每一個人都帶著全家大小一起來到花蓮。我記得當時,創院時便來慈濟的陳英和院長最高興了,他那時候跟大伙一起吃飯,高興的多喝兩杯,紅著臉唱起歌,因為他知道當初他來到花蓮的選擇是對的,而且有這麼多來自台大的伙伴們一起打拼,他的未來一定是光明,而慈濟醫院的未來也一定無可限量。
七十七年的院慶是一個很隆眾的院慶,那是慈濟兩週年,不同於以往的是,這一次的院慶醫院的陣容堅強了。大家的心都跳躍著,對於未來的憧憬也抱著無限的希望。那時我記得每一位醫師輪流上台,就在舊大樓的大廳,面對著佛陀問病圖,上去講述來花蓮的理念與期待。那時候,每個人都用最平常的心,最直接的話語來表達內心的激動。
記得李仁智醫師說,要把一切的努力成果呈給師父;簡守信說,未來要以慈濟為家做到老死為止;而我則提出了一百零七年的約定,希望與慈濟醫院長期簽約,不要讓慈濟再因為找不到醫師而受苦。剛講完話轉頭,瞧見林副總悄然立於二樓迴廊,觀看著這一幕。聽著這些辛苦找來的醫師自然流露的訴說來慈濟的心情,我想她當時內心必然也十分激動。慈濟醫院從草創到開始,邁出大步,應該就從那一天開始吧。然而十八年後的今天,檢視當初上台誇下豪語的醫師們,竟然所剩無多,那些理想豪邁的話語,雖然仍在大廳中縈繞,卻再也尋不到那一群熱情澎湃年輕醫師的身影。
同儕互勉 創歷史新頁
花蓮慈院穩定的成長,每一年都又來了一些新的醫師,當時我們常常會對於新的醫師多加照顧,帶領他們上街購買日用品,並且指點他們如何過日子,小孩子如何送去幼稚園。新舊醫師之間的感情相當的融洽,下班之後也常常聚在宿舍前的網球場,打開照明燈一起打網球。太太們則抱小孩或是拉著年紀還小的兒女,在球場旁邊的草坪上嬉戲談天。那時候醫院的氣氛是多麼的融洽,大家互相勉勵互相提攜,一起在花蓮過著像是海外的生活。醫院裡面各科的業務量也逐漸增大,那一個醫師完成了困難的手術,就會互相報告互道恭喜,那一位醫師發生了醫療糾紛,大家也會互相支持,互相安慰,那是一個彼此扶持長大的年代。在醫院的醫師也都能感受到來自科內或院內同仁們的關心和照顧。回想起來,真是溫暖。
慈濟三週年,護理專科學校也成立了。記得當時冒著強風,十幾位醫師到護專參加開學典禮,被風吹的東倒西歪,大家口中唱著不太熟悉的校歌。第一批來自台北的醫師都成了護專第一任的老師、主任,甚至是圖書館館長。
在醫院看病的同時也擔任護專的各科授課老師,雖然辛苦但從沒有人說不去,因為大家都知道唯有護專培育出慈濟的護理人才,才能夠支援醫院日益不足的護理人力。但是當師父跟我們提起,想要創設醫學院的時候,大家卻又不禁覺得簡直是痴人作夢。
台灣醫學院眾多,但很多醫學院都因為師資不足導致教學的窘境。要在花蓮創辦醫學院,首先面臨到的便是師資的問題,談何容易呢!更何況那時在慈院的醫師們,最多也只不過具有講師資格,如何能想像我們要去創辦一所醫學院呢!
記得當初前來支援的病理科蘇益仁教授,便跟林副總打賭,如果妳真的能夠創辦醫學院,我就跟妳簽約來慈濟教學。話說完沒多久,我們就成立了慈濟醫學院籌備委員會,當時的各科主任都是籌備委員。還記得我們曾經到台南成大、台北長庚去參觀他們的醫學院,聽取這兩所新興醫學院的創校經驗,也曾經在第一會議室聽取許常吉建築師規劃醫學院的校園藍圖。
那些往事記憶猶新,如今我們醫學院的畢業學生已經成了慈濟醫院的主治醫師,醫院裡面早有大大小小的實習醫師穿梭其間。回想這段往事又不禁為自己當初狹隘無知、短視近利而覺得汗顏,更為師父的眼光獨到及堅毅精神所折服。
學習上人 向善向上行
同樣的,慈濟醫院也在隨後的十幾年間逐漸成長,慈濟由慈善、醫療志業也逐漸拓展到教育、文化志業。鑑於整個慈濟志業體的不斷擴大,慈濟必須要有十方大德的新血加入才能成就各大志業。醫院也是一樣,如果侷限於早期前來拓荒的少數醫師,很難往醫學中心邁進。於是十幾年來,一批批來自全國各大醫院的醫師加入了慈濟,當然也有許多的醫師逐漸的離開。人來人往之間,也看到許多醫師心情的起落。而我則依然每天上班、下班十二小時,做我應做的事情,努力的讓自己向上提升。除了專心臨床工作之外,也做了不少基礎與臨床的研究工作,發表上百篇論文,順利的取得教授資格,並且對外爭取衛生署及國科會的研究經費來進行研究。七十八年起創辦慈濟醫學雜誌,提供院內同仁寫作論文的園地。八十年更開啟研究中心,購買設備,以供慈院同仁們從事臨床及基礎研究之用。慈濟醫院當時雖小,卻儼然具有醫學中心的雛型。
二十年前由於要來慈濟,放棄了赴美進修的機會,在慈濟十八年當中,有多次原本想要再赴美進修,卻又因為父母健康而耽擱了下來。沒想到一個完全在花蓮慈院成長的醫師,竟然可以在今日成為醫學院教授,更成為國內泌尿科界排尿障礙的專門醫師。如果說因為花蓮的環境會阻礙醫師的成長,或是學術的研究發展,那應該是不正確的。我想,在任何一家醫院,有病人就會有研究的材料,也就可以讓每一位教學醫院的醫師得到成長的機會。阻礙自己成長的,恐怕是那一顆無意向上的心吧。
在慈濟醫院十八年間,其實我常常拿自己的成就與慈濟相比,那自己真是十分渺小;也常常拿自己的決心與毅力,與證嚴法師相比,那又是小巫見大巫。然而,十八年間我學習到的慈濟精神是不畏艱難、由無變有、忍辱負重、永遠向前而努力。我想,這些精神就是證嚴法師當初能由一個孱弱比丘尼帶著幾位婦女編織小孩鞋在菜市場賣的時候所顯露出來的堅強毅力。她訂下目標奮勇向前,認為天下沒有做不到的事情,只要有那一份心,一定可以完成想做的事情。在慈濟十八年間雖然對慈濟醫院、對花蓮的付出,得到許多回饋,但最大的收獲可能仍然是由證嚴法師身上所學習到的慈濟精神。
發心如初 圓慈濟大夢
去年合心樓落成啟用,證嚴法師召集主治醫師們茶敘,席間我又聽到許多主治醫師們上台侃侃而言,談起他們的理想,談起他們對慈濟的感恩之情,像極了十八年前在舊大樓大廳中,與我同時前來花蓮的那一批醫師的話。當時我曾在院長的邀請下站起來說幾句話,我說:「這些醫師們如此豪邁的發願,希望你們能記在心裡,今生今世以慈濟人自居,為慈濟而打拼。所謂發心如初,成佛有餘,說大話容易但要徹底貫徹執行卻是相當困難的,希望新來的醫師們,能永遠的在慈濟待下去,而且日益精進,成長自己,讓今日你以慈濟為榮,他日慈濟能以你為榮」。我不知道這些話是否會傷了一些醫師的心,但那確實是我的肺腑之言。
從七十五年開始,我便來到慈濟服務,二十年之間看到了多少人事沉浮,多少人來到慈濟畫了大餅但卻無法實現。不知有多少慈院醫師真正能想到這個醫院當初在花蓮創立的目的,就是為了要解決偏遠地區醫療不足的窘境,要為花蓮人的貧困尋求解脫之道。
二十年了,這個醫院由地區醫院己經成為實實在在的醫學中心,由當初四大科主任,如今己有三十幾科,二百位主治醫師。如果每一個人都能真正以慈濟以花蓮為念,都很想把自己奉獻給這個醫院以及這塊土地,那除了認真的執行臨床工作之外,也應該要更加努力的進行研究及教學工作,讓我們的專業與時俱進,讓我們教出來的醫學系學生能夠成為台灣真正優秀的健康守護者。
慈濟精神應該不是掛在嘴邊的感恩話語,而應該是真正由自身做起,潛心研究,把自己的專業精進到極致,用最好的醫術,最充實的教學,來回饋這塊土地與這個由十方信眾所涓滴形成的慈濟醫院才是。
今值二十週年慈濟院慶,我謹以這些文字回憶過去,並期勉在醫院的所有醫師們。希望大家也可以同我一樣發下宏願,在慈濟醫院做到人生的最後一刻,如果有那麼一天,整個醫院的醫師們都能在臨床服務、研究教學向前邁進,院內形成一股互相砥礪的學術風氣,每一位醫師都能真正做到守護民眾健康,認真研究,用心教學的醫學中心級的醫師,讓我們的學生在外可以驕傲地說「我是從慈濟畢業的」。那就是我最大的慈濟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