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8月 31, 2006

多動腦、四處玩 做個快樂銀髮族

【2006/08/29 聯合報】

【韓青蓉/衛生署草屯療養院社工師】

現代人對長輩的孝順,不再以百依百順為最高境界,而是能夠設法安排一個健康的生活環境,讓長者頤養天年、快樂滿足地走過人生旅程,才是對長者最好的回饋。



怎麼吃 八分飽就好

在生命過程中後期,長者可能因生理、心理的變化帶來不少危機,包括不易接受新的身分認同、病痛纏身、喪失配偶、收入減少等狀況,子女們希望為長輩打造快樂銀髮歲月,宜從健康、休閒活動、社會生活等方面著手。

身體健康是生活滿意最重要的因素,隨著年齡增加,長輩體能將會逐漸走下坡,為了避免慢性病上身,宜積極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如定期身體健康檢查、生活飲食規律化、適當運動等。

基本的養生保健之道在於飲食,新陳代謝率會隨年齡增加而減緩,因此老年期的飲食重點有「八分飽,保長壽」之說,長者宜控制食量,不可過度飽食,造成體重過重,成為罹患慢性病主要原因。飲食內容應以均衡、多樣、新鮮食物為主,維持澱粉類、蛋白質類、脂肪類等營養的平衡。



有病痛 千萬別忌醫

如果身體發生病痛,應坦然面對,早日就醫,在家人支持下切實遵照醫囑、按時服藥、接受治療。有些長者習慣使用偏方,家人應協助仔細分辨疾病嚴重程度,尋求正規醫療方式,以免延誤就醫,造成對身體更大的傷害。



失落感 當志工填補

長者可能面臨身分和信心危機,感到自己不如從前重要、不受別人重視、難以排遣多餘的空閒時間,對從幕前走向幕後的現實,有強烈失落感。其實只要態度稍做轉換,仍可擁有積極的生活。例如參與志工行列,擔任志工可以對有需要的人做無償的付出,獲得別人的尊重,增進自己的信心和價值感。



夢延續 不怕老無伴

學者提出「延續理論」,家人宜鼓勵長者維持適當活動,或學習、或旅遊,設法圓夢,完成年輕時因時間、責任、金錢等阻礙而無法實現的宿願。

社會網絡可以滋潤情感,擴展資源,對長者尤其重要。社會網絡指的是婚姻、家人、親戚、朋友等,需費心建構和維護。適當休閒活動有利建構和維護社會網絡,家人宜鼓勵、協助長者參與不需具備太多技巧、能力的活動,例如旅遊或聯誼性質的社團,達到心情放鬆和豐富生活的效果。



活得好 安養不可少

當長者因身體機能衰退,需要大量人力照顧,而家人實在有困難時,有必要尋求「替代照顧」。例如日間托老、申請居家照護、外籍看護工,或安排住進護理之家、安養機構等,讓長者繼續維持好的生活品質,且不致對家人造成太大的負荷。

此外,研究指出,家人的支持可緩衝或避免老人憂鬱症的發生,多數長者喜歡有自己的生活空間,但也希望子女就近照顧。居住安排若合適,可提供長者多項支持,包括日常生活、物質、情緒性的支持等。例如三代同堂,透過空間設計,讓不同世代的家庭成員不致互相干擾,各自享有獨立空間,兼顧彼此需要。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