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9/22 民生報】
【記者楊心怡/報導】
控制血糖是糖尿病患者的最大課題,但醫師指出,大部分患者認為,只要飯前血糖正常即可,卻忽略了飯後血糖;他建議,至少應兩、三個月到醫院做一次醣化血色素(A1C)檢測,以了解平均血糖的狀況。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新陳代謝科主任洪建德表示,血糖會隨飲食、運動等有所起伏,呈現一條曲線,光測飯前血糖,只是取其中一點,很難看到血糖控制的全貌;而醣化血色素則可反應採血前一個月左右的血糖控制狀況,藉此監督血糖控制的情形,並作為調整藥量的依據。
他碰過不少病人,飯前血糖都在140mg/dl以下,A1C數值為7,但飯後卻升到10、甚至11;他指出,有不少病人在沒有驗醣化血色素的情況下,日後發生糖尿病併發症如心肌梗塞、腦中風、腎衰竭,或視網膜病變。
醣化血紅素是葡萄糖和血紅素緩慢結合後所形成,需經過一段時間累積,因此其高低會和平時的平均血糖濃度有關,不會因一時的血糖濃度改變而立即發生變化,即使是飯後採血也未必會有很大的差異。
洪建德進一步說明,血球壽命為120天,一般認為,至少能反應這二、三個月內血糖的平均值,但實際加權後,其實只能反應一個月左右的血糖控制狀況。因此他建議,至少三個月應做一次檢測,但最好是每個月驗一次。
「目前糖尿病的標準,若飯前血糖126mg/dl以上,就須懷疑屬高危險群,但這個數據在訂定上也有困難;飯後血糖則更不用說。因此最準確的還是醣化血紅素;一般正常值為5以下,5.8以上便可能有葡萄糖失耐,6.3以上則有糖尿病的風險。」
洪建德表示,目前國人做醣化血色素比例仍不高,次數也不夠多,他強烈呼籲,患者每次看診時,都應接受醣化血色素檢測,以達到正常血糖監測,也能作為調藥的依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