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8月 19, 2006

血型不相容活肝移植 國內首例成功

【2006/08/16 民生報】

【記者楊清雄/報導】

肝若不好,人生是黑白的,但是,有了徐詠智的肝臟捐贈,徐媽媽的人生已經逐漸回到絢爛的彩色;其中,更讓人驚訝的是,詠智與徐媽媽的血型並不相同,而完成這項移植的林口長庚醫院器官移植中心主任李威震表示,這是國內首例活肝、不同血型移植成功的案例!

李威震指出,徐媽媽是因為原發性膽汁淤積肝硬化,必須換肝,但是一直苦等不到合適的腦死者捐肝,詠智與姊姊因而不斷向醫師表示願意捐肝的意願,迫於病情危殆,加上姊姊有B型肝炎帶原,最後只好選擇由血型A型的詠智,捐贈部分肝臟給O型的徐媽媽。

值得一提的是,通常擁有O型血者可輸血給任何人,但血型為A型的人卻不能輸血給A型以外的人,同樣的,臨床上作器官移植前配對,也要考慮到血型是否相容。

李威震指出,不同血型的肝臟移植,術後最怕發生急性排斥的問題,身體的免疫系統會攻擊這個「外來」的器官,按照國外的經驗,不同血型、屍肝移植五年存活率,最多只有30%,但若血型相容或相同,存活率便可大幅提高。

而詠智捐贈部分肝臟給徐媽媽之後,為了避免排斥,李威震也幫徐媽媽分別打了兩劑原本用來治療淋巴癌的免疫球蛋白藥物,經過一個月的觀察,並無嚴重的急性排斥現象,肝臟功能也相當穩定,於是讓她出院。

李威震說,從今年三月中動手術以來,患者迄今狀況相當良好,因此,已可以認定手術成功,創下國內首例不同血型、活肝移植的成功案例。

李威震說,不同血型、活肝移植其實並非台灣首創,多年前日本便有成功案例,當然,這也要拜醫藥科技的發達,使得抗排斥藥物可克服不同血型所引發的排斥問題。

完成國內肝臟移植手術的高雄長庚醫院院長陳肇隆也表示,日本之所以會有多起成功案例,原因是日本遺體器官捐贈的風氣比台灣還差,轉而尋求活體器官移植,在萬不得已下,為了救人,醫師最後只能選擇此途。

不過,陳肇隆指出,這起手術雖然度過了術後初期可能發生急性排斥的危機,但日後還是得注意是否會發生長期膽道合併問題,必須長年持續觀察、追蹤。


徐詠智 與母親心‘肝’相連

文化大學法律系四年級的徐詠智,因母親長年受肝病折磨。今年初,他的母親潘素霞身體情況惡化,在等待肝臟移植的過程中,受到許多波折,徐詠智最後央求醫師,即使他與母親血型不相容,但仍願一試;幸運地獲得上天的眷顧,完成捐肝救母的心願。

徐詠智表示,在等待肝臟的過程中,受到許多阻擾,原有意要去大陸等待屍肝,但考量大陸的衛生習慣與環境,且風險大,花費貴,所以選擇在台灣醫治。他說,母親的肝病是一直慢慢的在惡化中,有一天他陪同母親前往買生機飲食,母親很費力的拿起一包餅乾並問「這個餅乾你喜不喜歡吃?」他看著母親瘦弱的身體,還不斷的替兒女著想,當下他轉過頭去,落下眼淚,不敢看母親。

徐詠智說,母親在今年農曆過年前病情突然惡化,因食道靜脈瘤破裂而大量吐血。前往林口長庚急診,由周宏學醫師安排母親進入加護病房。

之後,從朋友口中得知,國外有血型不同、捐贈器官的成功案例,當下,他很積極的詢問醫師。在經過醫師的評估後,醫師願意嘗試。

但是,徐母因擔心兒子的健康,原本不同意,後來安排心理醫師與社工人員的訪談,徐詠智說,他向母親再三保證自己的健康狀況良好,且在林口長庚醫院中,以往捐肝手術成功的機會是百分百的,所以母親才放心讓他捐肝。

「當我躺上手術台的時候,那種未知的感覺,遠超過於害怕,因為你不知道醒來後,會發生什麼事。」徐詠智說,母親其實有一個願望,希望可以看到姐姐和他結婚,在她患病的過程中,一直覺得這是個夢想。當手術成功後,感覺很放心。

「倘若換作是任何人,都一定會願意救自己的母親。」他說,這是身為兒女應該要做的事。對他而言「全家人可以在一起才是最重要的」。

現在母親的身體狀況復原良好,他說,想到母親以前患病的樣子,到現在可以很大聲開朗的說話,因而感到非常開心,未來希望能實現母親的夢想。

徐詠智的女友李唐文說,在徐媽媽生病期間,就算徐詠智學校有事情,仍會抽空回到桃園,甚至坐夜車回家,「也許只是陪母親吃早餐後,就要回到台北了,他也甘之如飴。」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