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8月 16, 2006

未來捐1個角膜 將有多名視障者受惠

【2006/08/15 民生報】

【記者林進修/報導】

器官捐贈風氣不彰,如何善用每個得來不易的器官,已成為醫界無可迴避的課題,台北榮民總醫院眼科部醫師陳克華以小部分眼角膜內皮細胞進行體外培養,再移植到患者眼內,可望協助更多視障患者重獲光明。

眼睛是靈魂之窗,一旦受創導致視力急遽下降,眼角膜移植幾乎是他們重拾光明的希望所繫。陳克華表示,眼角膜從外而內分別是上皮細胞、中質層細胞及內皮細胞,視力受損,有可能只是其中一層細胞出問題,只需切除並移植該層細胞即可,沒必要移植整個眼角膜。

這種分層移植的觀念,當然適用於眼角膜內皮細胞。陳克華說,內皮細胞具有排水及隔絕的雙重作用,據以確保眼角膜清澈,如果內皮細胞出了問題,前房的房水大量湧入眼角膜,眼角膜就會因水腫而混濁,導致視力急遽惡化,此時即有賴角膜移植手術、甚至內皮細胞移植手術來改善。

陳克華表示,眼角膜內皮細胞總數約有20~50萬個,且出生後即不再增加,成年後更以每年減少0.9%的速度凋亡,一旦每平方公釐少於500~700個,角膜清澈度就會明顯下降而亟須移植。

問題是,這些內皮細胞為單層細胞結構,不易培養,就算成功培養出來,也因為太細、太薄,很難整層取下,遑論移植。為了突破此一困境,這些年來,他從眼庫取得眼角膜組織,取下小部分的內皮細胞,置放在含有基本培養液、纖維母細胞生長因子、上皮生長因子及血清的培養液中。

在37℃的環境培養一、兩周後,內皮細胞長滿一整層,陳克華再將溫度調降到20℃,45~60分鐘後,這一層內皮細胞就從培養皿中剝離下來。此時,他再以黏性極佳的凝膠(Gelatin)將這層內皮細胞黏附取出,翻轉180度,從開在大白兔角膜輪部交接處的小孔放進前房裡面。

一放進前房裡面,凝膠就吸取房水而膨脹,進而把單層的內皮細胞頂在眼角膜後表面,緊緊黏附上去。觀察發現,短短2周內,大白兔泛白、腫脹的眼角膜,能恢復到原來的清澈度及厚度。稍後的解剖學則顯示,這些移植進去的內皮細胞具有排水及隔離作用,可發揮既有功能。

在可見的未來,陳克華對眼角膜內皮細胞體外培養及移植手術充滿信心,但目前採用的凝膠,仍存有免疫及發炎反應的風險,若能找到合適的替代品,前景更佳。他透露,最近醫療市場熱得發燙的玻尿酸,也許是個不錯的選擇。

前林口長庚醫院眼科部主任蔡瑞芳也積極從事內皮細胞體外培養的研究,他認為,若能以組織工程人工角膜取代捐贈角膜,再從中取出內皮細胞進行體外培養,效益更大。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