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陳惠惠/台北報導】
2006.10.19 04:14 am
大陸進口的大閘蟹被驗出含有禁藥,但昨晚一隻九十九元遠低於行情的大閘蟹依舊在大馬路邊開賣。
記者陳易辰/攝影
大陸大閘蟹被驗出含有禁藥,衛生署食品衛生處處長蕭東銘說,微量的硝基?喃理論上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至於市售大閘蟹,只要煮熟後食用,應無安全上的疑慮,民眾不必過度恐慌。
新光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江守山說,衛生署這次驗出的硝基?喃代謝物,是一種廣效性抗生素,由於大閘蟹飼養密度高,加上飼養環境裡有很多病菌,為了讓牠順利生長,業者很可能就會加入抗生素。
他說,雖然PPB是十億分之一,量非常微小,但這樣的量還是可能增加小動物罹癌的風險,因此,日本和歐盟都規定,硝基?喃代謝物殘留不得超過一PPB。
江守山說,雖然大閘蟹入關時,檢驗項目有廿二項,但仍有許多項目並未檢驗,像戴奧辛檢驗時間大約需要三個月,多氯聯苯則要一個月左右的時間,根本沒時間檢驗,就算是硝基喃,等檢驗報告出來時,早就可能被吃下肚了。
【記者張幼芳/台北報導】大閘蟹連兩年出事,消基會痛批政府不顧人命關天、心態糟糕,要求主管單位對進口水產應落實「逐批檢驗」、「絕不能只看文件就放行」。
消基會董事長李鳳翱指出,去年香港石斑魚中毒事件,當局進口立即改為逐批檢查,如今台灣禁止國人自行攜帶,進口商部分卻只抽驗,明顯偏袒業者。
消基會表示,標檢局並不是檢出致癌物後,立即發布警訊、回收,而是在民代質詢、衛生署發布訊息後,消息才曝光。如此運作模式,忽視人命關天。
【2006/10/19 聯合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