鉗式筷子 重拾吃飯樂趣
【民生報/記者林進修/報導】
2006.11.21 03:18 am
台北榮總昨天展示該院創新研究的醫療新點子,讓頸椎脊髓損傷或肌無力病患用手握的方式使用鉗式筷子進食,十分有創意。
記者蘇健忠/攝影
對東方人來說,拿筷子吃飯是再簡單、自然不過的事,可是一旦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周邊神經病變等疾病,手指肌力下降,拿不穩筷子,吃飯變成一件痛苦的事。不久前才登上美國復健醫學會期刊的「鉗式筷子」,也許可讓這些患者重拾吃飯的樂趣。
研發「鉗式筷子」的台北榮民總醫院身障重建中心身障醫療科主任張寶基表示,這雙功能獨具的筷子,構造相當簡單,除了一雙不鏽鋼筷或竹筷外,就只有一小塊泡棉、兩條魔術黏帶及一把從光華商場買來的小鉗子,成本不到200元,卻可大幅改善患者的用餐品質,頗具經濟效益。
張寶基說,類風濕性關節炎、周邊神經病變、低位頸椎損傷、腦中風及手指截肢等患者,不是手指肌力不再,就是捏握功能喪失,幾乎無法再拿筷子吃飯,只能勉強以湯匙替代,或仰賴別人一口一口餵食。但如此一來,患者自尊心難免受創,加上又有被食物或湯汁嗆到而引發吸入性肺炎的風險,終究不是辦法。
他所研發的「鉗式筷子」,筷子平貼在手背上,再透手掌輕握鉗子來操控,施力可小到200公克左右,絕大多數患者都可輕鬆使用。罹患神經末梢萎縮的黃先生表示,他以前就算勉強拿筷子吃飯,也只能把白飯「撥」到口中,若想配菜吃,筷子卻怎麼夾也夾不住,那種看得到、卻吃不到的無奈,外人難以體會。
如今,他不僅可透過「鉗式筷子」夾起花生米,就算軟軟的豆腐,也夾得輕輕鬆鬆,那種美食在前,「想吃什麼,就吃什麼」、「軟硬通吃」的感覺,真是美妙極了。
張寶基表示,這項發明雖簡單,卻相當實用,研究論文除刊載於今年6月的美國復健醫學會期刊,還被英國人體工學期刊接受,預定明年5月刊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