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8/25 聯合晚報】
【記者楊美玲/台北報導】
現代人講究養生、拒絕肥胖,促使「代餐減肥法」興起,消基會指出,消費者在食用代餐數日後,通常會產生「酮體」,而使食慾變差,進而使食量變小,但酮體有可能會導致排尿增加和脫水狀況,嚴重者還會有酮酸中毒,消基會建議,民眾若要採極低熱量飲食來控制體重,應經醫師診斷後才採行,以確保身體機能的正常。
民眾很容易在一般藥妝店或便利商店看到琳瑯滿目的各式代餐包,標榜著營養一百分或低熱量餐包等訴求,消基會董事長李鳳翱表示,這些商品充其量只是熱量較低的餐包,並非醫療目的所使用的代餐,不但商品廣告誇大不實,產品本身可能也欠缺完整的營養素,食用後只有增加飽足感的效果。
市面上所指的代餐,正確而言應是一種「有飽足感又低熱量的食物」,醫學上稱為「極低熱量飲食」,不但需在醫師或營養師指導下食用,通常患有高血脂、高血壓和心血管等疾病者,才會採取此方式控制病情,李鳳翱指出,民眾是否採取極低熱量飲食,應屬於一種「醫療行為」,而非自行亂服用。
消基會指出,不論是市面上代餐包或是醫療級代餐,因為熱量吸收每日皆低於800大卡,消費者在食用數日後就會產生酮體,促使食慾變差,但因酮體還會導致排尿增加和脫水狀況,嚴重者還會有酮酸中毒的現象,因此過去此療程通常只能進行半個月或一個月,且最好住院接受醫師密集觀察和不時抽血檢測,以確保身體安全,消基會建議,消費者在面對減重課程,應從控制飲食和適當運動著手,並徹底改變生活習慣,而非以吃餐包的劇烈手段,讓身體遭受可能的傷害。
新聞小檔案
在缺乏醣類或攝取過量脂質的情況下,人體便會產生酮體,並影響神經傳導,以達到抑制食慾的功效。所以低熱量飲食中的脂質多高達50%,一方面有助酮體產生,一方面脂質消化慢,可延長飽足感。雖然酮體看似有益於減重,但過多的酮酸,卻會導致人體中毒、昏迷,甚至死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