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7/19 聯合報】
【記者陳惠惠/專題報導】
藥物臨床試驗一直披著神秘面紗,在衛生署去年放寬國內臨床試驗限制後,有人擔心台灣會變成各藥廠在亞洲的人體試驗中心。
去年十月,衛生署放寬藥品臨床試驗執行醫院層級,原本只有十七家醫學中心在做,如今遽增到一百卅多家區域或地區醫院。衛生署技監蕭美玲說,前年八月行政院產業策略會議,針對臨床試驗體系全面檢討,目的是為將來生技產業鋪路。至於放寬後的國內臨床試驗產業規模有多大,她很難估計,但希望在亞洲占一席之地。
「藥品臨床試驗是人權議題,比高捷泰勞人權事件更嚴重,因為事關人命。」前衛生署藥政處處長、長庚大學醫學院教授王惠珀直指,衛生署鼓吹臨床試驗產業,「根本是拿人民身體拚經濟」。她擔心,到頭來「連阿貓、阿狗都可以做」,以衛生署現有人力根本無力監督執行過程。
蕭美玲則指出,過去台灣做臨床試驗的醫院有限,多國多中心的臨床試驗,在台灣執行時受到很大限制,有時根本找不到醫院可以做,像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的精神科非常強,過去就沒法子做臨床試驗,開放後就可以做。
但王惠珀說,在沒遊戲規則、監督機制的情況下,未來的台灣將出現一堆廉價的臨床試驗,甚至引爆「臨床試驗土石流」,「難道非要等到死了人,政府才要正視這問題」?
王惠珀說,當她看到臨床試驗將全面開放時,有被打一個大巴掌的感覺。由於反對藥品臨床試驗大幅開放,王惠珀說,「早在擔任藥政處處長時,我曾被叫到衛生署署長室訓斥一頓,甚至還說我是臨床試驗產業發展的Inhibitor(抑制劑)」。她當面告訴署長侯勝茂,可以罵她是「擋路的石頭」,但請不要叫她不當那顆石頭。
「我反對沒有程序正義的審查制度。」王惠珀說,現在的臨床試驗計畫審查全交給財團法人醫藥品查驗中心,連遊戲規則都由他們定,衛生署的藥物審議委員會變成橡皮圖章,政府不管,卻要替安全性背書。
衛生署藥物審議委員會一位委員也認為,「政府做法明顯向產業傾斜」。「新藥上市前的第一、二、三階段臨床試驗,風險較大,最好擺在醫學中心做。」一位醫學中心人體試驗委員會主委坦言,人力不足,單靠醫院人體試驗委員會監測臨床試驗執行是不行的,病人安全委員會或可彌補不足,處理受試者投訴。
王惠珀說,跟美國相比,台灣平均每七點二個月就發出一張藥證,美國卻需要十五點三個月,但審查人力上,台灣卻遠低於美國。二○○三年,美國藥品許可證約有一萬五千張,國內單是西藥的許可證張數就有兩萬一千兩百多張,這還沒包括一萬四千九百多張中藥藥證,但台灣人口數連美國十分之一都不到。
「臨床試驗應該要精不要多,現在政府卻敲鑼打鼓叫大家來做。」王惠珀說。政府「發展臨床試驗產業,民眾可以早一點用到新藥」的說法,在她看來是十足的「政治名詞」,所謂「新藥」,只是台灣沒出現的藥罷了,在國外不見得新,也不一定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