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7月 21, 2006

小兒斜頸 1歲前復健黃金時機

【2006/07/19 民生報】

【記者沈尚良/台南報導】

小兒斜頸的發生率不低,並可能影響到以後顏面的發育;奇美醫院復健科醫師阮惠群提醒,早期發現,透過復健手段,大部分都可以改善;如果持續到1歲以上,就得手術治療了。

小兒斜頸的發現,常是媽媽發現「為什麼我的孩子頭總是歪一邊,而臉時常看向另一邊呢?」阮惠群說,小兒斜頸的發生率約千分之五,奇美醫院復健科每年會碰上200個左右病例。

小兒斜頸最常見的原因,是胸鎖乳突肌纖維化所造成的嬰幼兒肌性斜頸,也就是一般狹義的斜頸。其他還有:骨性斜頸、眼性斜頸症(斜視而續發斜頸)、頸部林巴結炎、姿勢性等。

阮惠群指出,常見的肌性斜頸,可在小患者胸鎖乳突肌上摸到腫塊,肌肉變短失去延展性,頭部會向患側傾斜而臉會朝向對側。她說,斜頸未及時矯正,頭長期偏向一側,會使顱顏面生長畸形,造成斜頭症,患側下半邊顏面可能會有發育不全現象。通常在斜頸出現幾個月後才會變得逐漸明顯。

她說,據統計,斜頸側合併發展性髖關節脫位的機率比一般嬰幼兒高一些,「七坐八爬」的發展可能受到影響,學步也會比較慢。因此,持續觀察追蹤小患者的發展狀況及日後步態很重要。

對於嬰幼兒肌性斜頸的治療原則是先復健治療,一般在出生後2個月內開始,持續做2至3個月。她說,有研究長期追蹤57名斜頸小孩的預後,發現1歲以內就開始治療的,結果比1歲後的還要好;而復健治療對頸部活動度小於30°、沒有合併顏面不對稱者,較容易成功。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