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7月 24, 2006

北歐式健走 歐美新興運動

【2006/07/21 民生報】

【編譯錢基蓮/綜合外電報導】

到歐美旅遊,看到有人兩手拄著類似滑雪桿的手杖大步走在路上時,千萬別哈哈大笑,因為這是繼瑜伽、彼拉提斯之後,即將風靡歐美的最新健身運動,稱之為「北歐式健走」(Nordic Walking)。

源自滑雪選手夏日鍛練

對北歐式健走最貼切的形容,就是把它想成是腳下沒有滑雪板的越野滑雪。這種健走方式1997年從芬蘭發展出來,芬蘭人稱之為Sauvakavely,字面的意思是拿著握桿走(Pole Walk-ing),但現在普遍稱之為Nordic Walking。

早在1930年代,芬蘭越野滑雪選手每到夏季就會持滑雪杖健走,以保持體力和體適能,後來以製作滑雪桿聞名的芬蘭Exel公司與芬蘭衛生研究所合作,發展出這種新型運動方式,並改造滑雪桿的手柄、腕帶以及桿體的材質,製成「健走杖」(walking stick),使之更適合健走、登山。

起初這種走法令人側目,總有人好奇:「你怎麼不穿滑雪板?現在有雪嗎?」如今大家已漸漸習慣,而且熱愛戶外活動者爭相投入,12%芬蘭成人每周都做這個運動,走在路上隨時可看到三五成群或獨自擺動健走杖在路上走的人。

德國政府補助病人學習

北歐式健走在十年內已從德國、奧地利一直流行到美國,國際北歐健走協會也從2000年只有三個會員國,迅速增加到16個。目前全球各地,不分男女老幼,已有約6000萬人和芬蘭人一起擺動健走杖踏步走。隨著嬰兒潮出生者逐漸成為銀髮族,這項運動大有發展為「全民運動」的潛力。

這個運動標榜的是健身,而且促進體適能的效果已獲得德國政府和保險業者的肯定。德國政府會贊助病人上課學習這種健走方式的費用,瑞士也有兩家保險公司獎勵上這種課程的保戶。

北歐式健走原是越野滑雪選手夏季訓練體能方式,所以是全身運動。由於兩手要一前一後推動健走杖,所以會運動到上半身,可強化背部和腹部肌肉、腿部和手臂,同時可促進心肺功能,與正常走路只用到雙腿不同。

減肥者看上消耗熱量多

熱中這項運動者說,走的時候會用到身體90%的骨骼肌,相較之下,游泳只用到35%,跑步只用到70%。運動到的肌肉愈多,消耗的熱量也會增加,平均可比正常走路者多燃燒46%熱量,所以也有不少人為減肥轉而加入這個運動的行列。

由於手臂用的力較多,所以膝蓋和其他更低的關節承受的重量較輕,而且摔倒的危險較小,所以這項運動廣受老年人及熱愛戶外運動者歡迎。其他據說的好處包括強化骨骼,預防骨質疏鬆症、減輕肩頸壓力、紓解重覆性壓力傷害。




北歐式健走 怎麼走才正確
【台北訊】

在路上看人持健走杖(walking stick)走起來輕鬆,但上路前最好先上個課,學習讓北歐式健走發揮最大效果的技巧。目前世界各地教授這種健走的教練就在3000人以上。技巧良好的人走路時會增加上半身的運動量,把平常走路的姿勢稍微誇張一點,但不致影響正常走路那種自然節奏。做北歐式健走時切記這些重點:

‧自然的走路。北歐式健走是強化正常的走路方式,而非用不同的方式走。

‧上路後先慢慢走,算是熱身,然後慢慢加快速度。

‧肩膀放鬆。

‧身體微微向前傾。

‧雙手和健走杖保持靠近身體。

‧右腳向前的同時,左手向前伸,反之亦然。

‧讓腳跟先著地,腳掌踩平,然後抬起。

‧儘量把健走杖推到骨盆線後方。

‧微微鬆開手掌推入皮帶,這時手臂伸展和脊椎旋轉動作都比較大。技巧正確時,肩膀和臀部會很清楚的擺動。

‧先讓健走杖的握柄往前,而不是讓健走杖的底部向前。健走杖的底端一直都是在身體線的後方,不是置於身體前面。

‧在結束的一個步伐之後,溫和伸展身體。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