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7月 26, 2006

搶救惱人尿床症 從排尿日記做起

2006.07.26自由時報健康醫療
文/楊緒棣

兒童尿床與老人夜尿症的病因是相同的,差別只在於大腦覺醒中樞是否能感覺到膀胱的漲尿感。若感覺到漲尿感而起床尿尿,那就是夜尿症,若感覺不到就尿在床上,就是尿床症。

尿床,特別是在冬天,常令父母感到抓狂,洗被單辛苦又不易乾,老人家半夜起床尿尿,不小心跌倒造成骨折或頭部外傷,也令人不捨。至於尿床的兩大原因為膀胱容量小及夜間多尿者。針對膀胱容量小者,有抗組織胺等藥物可以改善,而夜間多尿者治療的第一步是飲水改善措施,若限制飲水改善措施仍無效時,再投予迷你寧等藥物。

飲水改善措施的做法著重在下午三點半以前增加飲水量,以增大膀胱容量,下午三點半以後減少液體攝取,以減少夜間的尿液製造。

夜間尿液製造還會受到利尿食物,如西瓜、香瓜、酒、咖啡因等;或是太鹹的食物,如肉汁、洋芋片、零嘴、滷味等影響。利尿食物直接命令腎臟過度製造尿液,而攝入太鹹的食物,為達到體液之平衡,也會將鈉排出,因而帶出很多的水份。

要知道自己是屬於小膀胱或夜間多尿並不困難,只要記錄自己何時喝水、何時排尿,使用量杯或有刻度之飲料罐記錄飲水及排尿量,就可以製作完整的飲水/排尿日記了。如果睡眠期間的尿量佔全部尿量的三分之一以上,那就是夜間多尿症。如果成人每次小便量都小於二百五十CC,兒童的每次小便都少於(年齡加二)乘以三十CC的五十%,例如十歲者,少於(十+二)×卅CC×五十% =一百八十CC,那就是小膀胱。如前述,小膀胱與多尿症之治療方向不同,因此小心記錄自己的飲水/排尿日記,正是自救的起點。

(本文作者為佛教慈濟醫院台北分院外科部主任)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