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7月 21, 2006

座談會》兩項診斷標準 判讀糖尿病「候選人」

【2006/07/14 民生報】

【胡恩蕙】

空腹血糖偏高、葡萄糖失耐 兩項診斷標準

糖尿病若控制不佳,會導致嚴重併發症,到底怎樣算是糖尿病?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建議,空腹血糖值大於等於126,且或飯後血糖值大於等於200,就算是糖尿病。

除了糖尿病之外,糖尿病學會積極推動民眾認識兩項診斷標準,「空腹血糖偏高」和「葡萄糖失耐」,這兩項都是糖尿病的「候選人」。所謂「空腹血糖偏高」,是以血糖100為臨界點,若空腹血糖在100~125之間,雖然還不算糖尿病,但已「空腹血糖偏高」,有心血管危險性,將來演變為糖尿病、心臟病的危險性高。

至於「葡萄糖失耐」,是飯後血糖介於140~199之間,根據國人資料,演變為糖尿病的機會是一般人的一倍以上;而根據國外資料,葡萄糖失耐患者將來得糖尿病的機率是一般人的五倍,心臟病危險性是一般人的兩倍。

代謝症候群 五大指標要警覺

不論「空腹血糖偏高」或「葡萄糖失耐」,預防兩者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減肥。石光中指出,一項醫界不斷宣導的疾病即「代謝症候群」,其中有五項指標:腹部肥胖、血壓偏高、血糖偏高、三酸甘油酯偏高、高密度膽固醇過低,五項中若有三項,就罹患了代謝症候群,患者必須積極地降低心血管疾病危險性。

不論糖尿病或代謝症候群的防治,首重生活習慣改變。何橈通表示,一個新興名詞「TLC-治療性生活型態改變」(therapeutic life style change)被證實有效。台北榮總臨床研究中心主任郭清輝表示,TLC簡單來說,就是不要吃太飽,包括飲食控制、運動等。飲食必須三低一高:低鹽、低糖、低油、高纖;運動則是每週150分鐘以上中等強度運動,即一週至少5次、一次30分鐘以上,運動不需連續30分鐘,可採累積,必須達最大心搏量的40~75%,例如快走、慢跑、游泳都可以。

若採用TLC,有5%糖尿病患者長期不需用藥。但若採用TLC三到六個月,糖尿病的控制參數包括:血糖、血壓、糖化血色素、三酸甘油酯、高低密度膽固醇、總膽固醇等未達控制目標,則必須考慮用藥。

逾40歲 每兩年驗血一次

由於糖尿病與年齡有關,糖尿病學會建議,40歲以上民眾,每兩年要驗血一次。若驗血結果接近糖尿病邊緣,例如空腹血糖在101,更要每半年驗血一次;若屬糖尿病高危險群,如體重過重、家族史,更要及早密集地驗血。

為何糖尿病及早預防重要?莊立民表示,從病理學來看,空腹血糖126以上,小血管病變(如:眼睛視網膜病變)機率明顯增加;空腹血糖100以上,大血管病變機率逐漸上升。一項研究發現,台北市新發現的糖尿病患,將近四分之一已有視網膜病變,這代表患者至少十年前就已經發病,因此對糖尿病患來說,及早診斷相當重要,高危險群如年紀大、家族史、肥胖,更要積極經常篩檢。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