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7月 21, 2006

每月就診逾20次 將限制就醫場所

【2006/07/19 民生報】

【記者薛桂文/報導】

四處逛醫院,每個月就診超過20次,可能被限定就醫場所!中央健保局已修訂醫療辦法,針對輔導無效的高診次病患,未來將在健保IC卡上註記,限制在指定的醫療院所就醫,快則今年內即可實施。

健保局醫管處專門委員黃肇明表示,這項辦法已報請行政院核定,目的在幫助異常、頻繁就醫的病患,獲得正確治療,同時也減少浮濫就醫造成的浪費,估計每年可省下五、六億元。

事實上,健保局近年來持續輔導高診次病患,只要每月看病超過20次,每季超過50次,每年逾200次者,都可能被鎖定,健保局會分析其習慣就醫的院所,請醫院介入輔導,或是整合病友團體、社政單位親自訪視,導正其就醫觀念。

據統計,93年就醫逾200次的高診次患者有1892人,扣除死亡、無法追蹤者,健保局共輔導1807人,也確實減少浮濫就醫的情形,平均每人就醫次數減少29%(由244次降至174次),用藥天數也減少19%(253萬天降至204萬天)。

至於94年的成果也不差,三個月內就醫逾50次的患者,在前三季分別有2705、3049、2561人,經過輔導,就醫次數減少了28%、25%、17%,且輔導時間愈長,減少就醫的情形愈明顯。

黃肇明說,像93年就醫最多者為一36歲男性,他因有多發性內分泌腫瘤、胰臟癌等毛病,施打止痛針成癮,全年共看了687次門診,但經輔導,提供適當的疼痛控制,降低他對藥物的依賴,94年看診已降至429次,降幅達38%。

他強調,這些高診次病患多半有多種疾病、重大傷病或精神異常,未必故意四處逛醫院,而可能是不知如何正確就醫;曾有一名老人家,因皮膚癢一季看病一百多次,後來發現他家環境衛生不佳,協助其改善,一季看病已減至60次左右。

不過,以往輔導高診次患者,健保局只能道德勸說,若病患不配合,也莫可奈何;所以,健保局才修訂醫療辦法,對重複就醫、浪費醫療資源的情形,將先請專家評估,若有浮濫之嫌,則予輔導介入,如果患者依然故我,才會限制就醫場所,但緊急傷病不受限,至於高診次的定義、輔導的細節等,還須研商。

醫療改革基金會執行長劉梅君認為,浮濫就醫,部分成因在民眾行為不當,針對這些人限制就醫場所,不失為節制浪費的方法;但也有情況是醫療院所的照護疏失、不夠用心,讓患者病痛未除,只好四處求醫,這部分健保局也應拿出辦法來。

她建議,健保局應分析高診次患者為何頻繁就醫,如果是醫療院所有問題,就該處分院所,甚至應要求,醫療院所看到民眾健保卡上就醫紀錄頻繁者,主動了解,以防浮濫就醫。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