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9月 21, 2006

憂鬱老人 恐出現假性痴呆

【2006/09/21 聯合晚報】

【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

「又要帶婆婆去看醫生了」,最近幾個月陳太太很煩惱,帶著六十幾歲的婆婆,從內科、胸腔科、看到新陳代謝科,還抽血作了一大堆檢驗,總是找不出毛病,但是婆婆卻依舊沒起色,整天懶懶的不想動,胃口不好,體重也越來越輕。

其實陳太太的婆婆可能是罹患了憂鬱症。林口長庚精神科主治醫師洪錦益表示,憂鬱症患者本來就常以身體症狀表現,而老人家情感比較含蓄,心情憂鬱就更常覺得身體不舒服,例如體重減輕、失眠,食慾差、容易疲勞等,常因此被當成是其他疾病,而忽略其實是憂鬱症。門診中不少患者都是在不少科別「游走」,繞了一大圈才看到該看的精神科。

洪錦益也說,門診中遇到老人家,每次詢問是不是心情不好,也不好意思直說,總是回答「胸口悶悶的」,或是抱怨這裡痛、那裡痛,而且多半還是有「精神科是看精神病」的迷思,不願意到精神科就診。

老人憂鬱症盛行率有多高?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一般精神科主治醫師邱智強表示,根據之前南部對1500位、65歲以上的民眾調查,發現5.9%有重度憂鬱,15.3%有輕度憂鬱,顯示鬱卒的老人不少。

邱智強表示,老人家常因為老伴過世、退休、生病、兒女不在身邊等原因,情緒越來越低落,進而罹患憂鬱症,有些人還會出現「假性痴呆」,一個星期內記憶力突然變得很差,跟老人失智症是緩慢進行的不同。

因此當家中的老人家開始變得精神越來越不好、不常笑、嚴重健忘,又伴隨著重大事件,可能要留心是否是憂鬱症,不要以為年紀大就會如此。

邱智強也說,老人憂鬱症仍要積極治療服藥控制,或是請家人多關懷陪伴,給予心理支持。不然情況惡化,可能會導致自殺意念,讓家人更困擾,甚至造成遺憾。洪錦益也說,當老人家常抱怨睡不著等身體不適,或是嚷著「不如死死算了」,都應該帶到精神科給醫師評估。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