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9月 01, 2006

台灣版「白色巨塔」多數醫師反應冷

【2006/08/31 民生報】

【記者楊清雄/報導】

「什麼?有台灣版的喔?我沒聽說啦,而且醫師都很忙,有空再來看看好了。」相較於日劇白色巨塔在國內醫界引發熱烈討論,甚至成為醫療倫理課堂上的教材,醫界對台灣版「白色巨塔」的反應,似乎冷了一大截。

林口長庚醫院兒童胃腸肝膽科主任趙舜卿便說,最近從未聽過身邊同事提起這部戲,根本不知道有台灣版的白色巨塔。

基隆長庚血液腫瘤科醫師王正旭雖知道這部戲已上演,但他說平常忙著照護病人,實在沒有閒暇觀賞。

「其實,原著侯文詠的小說,多年前我已看過了。」王正旭說,此書反映出部分醫療現實情況,確有值得反思的地方。

長庚兒童醫院內科部主任黃璟隆也知道有這齣戲,但他堅定地說不會想去看,因為,看過日劇版後,對其劇情、場景、演員,都印象深刻,他不太相信台灣的製播水準能與之抗衡。

「光從布景、演員操作手術刀的細膩度,就可以知道編劇與演員有下過苦工。」黃璟隆說,相較之下,台灣的水準可以從許多類似戲劇看出一二,「忙著照顧患者都來不及了,這齣戲就讓一般大眾去欣賞吧。」

4 則留言:

er_jason 的急診生涯 提到...

【2006/09/03 聯合晚報】
白色巨塔 影射台大醫院?
【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

「白色巨塔」連續劇熱映,引發話題。由於原著小說作者侯文詠,曾是台大醫院麻醉科醫師,因此書中、劇中人物和情節被外界認為是影射台大醫院。前台大資深醫師也說,許多內容幾乎都是台大醫院發生過的真人實事。

白色巨塔一書中描寫醫院中赤裸裸的權力鬥爭,醫生在白袍下跟常人一樣,也有對名利的私心與權謀。故事敘述一所大學附設醫院院長任期屆滿,內科與外科兩大派系龍頭徐大明與唐國泰,為了爭奪權力寶座而劍拔弩張。

這時總統的愛女因罹患白血症,必須進行小手術,原本內科屬意手術的第一人選是年輕的醫師蘇怡華,但外科主任唯恐落於人後,硬是搶了病人及手術。不料總統千金出現併發症,也引發總統不滿,日後介入院長接任人選之爭。

由於侯文詠曾任職台大,外界認為這座「白色巨塔」,寫的就是台大醫院,而愛罵人的外科主任唐國泰,也被認為是一位醫界大老,後來轉任另一家醫院院長。寫作當時,台大恰巧是由內科主任接任院長,對照之下,也讓醫界議論紛紛。更有人認為,重病入院的總統千金角色,是影射前總統之子。

一位曾在台大醫院服務的醫師表示,只要跟侯文詠同一屆的住院醫師,一看內容,「不用猜就知道在寫誰」。他說,因為這些人物就在身邊走來走去,這些情節也幾乎都是真實的,只是經過侯文詠潤飾與修改,發生在不同角色身上,或是改成其他科別。

劇中勁爆的一幕,是外科主任不滿底下醫師,在他手術時,丟鞋子打破手術室的玻璃。這位前台大醫師說,丟鞋子還是小事,「丟手術刀的也看過」。

還有一幕也令人震撼。前主任的人馬,為了向新任外科主任「輸誠」,帶著太太到新主任家中向他下跪求饒,希望放自己一條生路。根據這位醫師說,這個情節也絕非憑空杜撰。

另外,在書中也討論到醫師收受紅包的陋習,新任外科主任上任後,發現病人的水果禮盒夾帶六萬多元的「公定價」,後來因醫病糾紛,被之前病患出面指控。事實上,在民國83年5月左右,台大醫院面對收紅包傳聞,許多年輕醫師紛紛自清、自律,當時也有一名神經外科教授,被病家以具體資料指控收紅包,與書中情節相去不遠。

這位醫師也說,侯文詠出書之後,醫院內有很多人不滿,跳出來說「為什麼要寫我」。這位醫師感慨的說,有些人現在還位居高位,說出來其實傷害很大。不過這本小說就像日劇「白色巨塔」一樣,讓一般讀者恍然大悟,在仁心仁術的光環背後,不少醫師也免不了陷入爭權奪利的漩渦。

er_jason 的急診生涯 提到...

【2006/09/03 聯合晚報】
白色巨塔風潮》台大醫院:不會對號入座
【記者韋麗文/台北報導】

侯文詠的暢銷小說「白色巨塔」,最近被改編為偶像劇,再度掀起話題,其中活靈活現的重要角色,讓人聯想到是界某些重要人物。不過,醫界龍頭台大醫院表示,台大醫院不會對號入座,也請大家不要想像力太豐富。

由於侯文詠曾任台大醫院的麻醉師,看過小說和連續劇,不少人立即聯想這些鬥爭會不會是台大醫院裡的真人實事。台大醫院發言人林鶴雄說,台大醫院不會對號入座。

他也強調,他相信不會有醫生那麼可惡!作者是將醫師可能發生的各種缺點,集於一人身上,創造出書中角色,而非單指某一個人。

事實上,白色巨塔小說一上市後,這樣的猜測已經流行過一波,醫院內外都在玩「連連看」遊戲,猜測哪個角色在影射那個人。林鶴雄說,台大醫院早已經定調,面對外界的各種猜測和影射,台大絕不對號入座。而且侯文詠筆下的人物,是他綜合接觸過的人,所創造出的角色。

er_jason 的急診生涯 提到...

【2006/09/03 聯合晚報】
白色巨塔風潮》醫界蒐集良醫列傳
【記者韋麗文/台北報導】

從邱小妹事件、台中市長胡自強病歷被公佈、台大縱容總統女婿趙建銘特權,眾多事件讓讓醫師濟世救人的崇高形象蒙塵。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醫學教育講座教授賴其萬說,台灣真的有很多好醫師,他近年努力挖掘好醫師故事,想要立下台灣良醫列傳。

賴其萬說,有一年,台大醫學院甄試醫學生時,學生被問及為何想當醫生全部的學生都回答,因受到史懷哲的感召。這讓賴其萬又氣又好笑,他說,這些學生從沒見過史懷哲,史懷哲也沒來台灣行過醫,更沒說過一句台灣話,哪來這麼多學生受到史懷哲感召?

賴其萬說,台灣真的有很多足以成為典範的好醫生。他舉例,早期宣教來台服務的蘭大弼醫師,服務期滿回去英國,有次回到台灣看看老朋友,走在路上卻突然被民眾叫住,激動的詢問是不是蘭大弼醫師。

為了找出典範,他只要聽說好醫師的蹤跡,就讓醫學生前去採訪,並且撰文公佈。

er_jason 的急診生涯 提到...

【2006/09/03 聯合晚報】
冷眼集》當銅臭味壓過藥水味
【記者韋麗文/特稿】

檢討醫界的聲浪接踵而至,一切向錢看的氣氛卻在醫界越來越濃。健保總額制度之下,點值日益縮水,各醫院為了另闢財源,廣開自費門診,明顯往營利傾斜,醫師也連帶失去理想性;不管連續劇「白色巨塔」的劇情是否真人實事,但台灣已可預見,一場白色風暴才剛要開始。

過去若有醫師完成高難度、國內第一例的手術,或是論文被刊登在國際期刊上,這等光耀門楣的醫生,醫院無不立即召開記者會昭告天下。如今卻全都噤聲,就怕名聲弄得太響亮,萬一病人來得太多,在健保合理門診量制度之下,多做又不會多賺錢,醫院都選擇別太張揚。

從健保局口袋掏錢困難,醫院乾脆直接訴諸民眾,創造疾病需求。從醫學中心到診所,各種自費門診不斷擴張,健康檢查、睡眠中心、植牙、雷射美容、減肥門診等,唯有會賺錢的話題才是好話題。

在醫院明顯往營利傾斜,醫生也失去理想性的時代,醫院管理凌駕在醫師專業之上,以利益的觀點壓縮醫療人力、踢病人,醫護人員被迫配合或主動迎合,做了有違醫德的行為,好醫生不再被褒揚,只能逐漸沉默。

在一切向錢看的環境下,醫師開藥時,哪一種藥最適合病患已經不是首要考量,醫師心中盤算的是本月額度用完沒 開藥會不會被健保局核刪 「醫者父母心」已成鳳毛鱗角,「利字當頭」卻司空見慣,醫病衝突將日益增多,病患如何安心把性命交給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