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10月 23, 2006

國內醫師:支架置放術較傳統手術安全

【民生報/記者薛桂文/報導】
2006.10.20 03:48 am


法國研究發現,治療頸動脈狹窄,置放支架引發的死亡、中風機率,遠高於傳統手術;但國內醫師認為,若使用「末端保護設備」收集血栓碎塊,支架置放術的安全性其實高於傳統手術。

由於頸動脈是腦血管的上游,腦部血液的三分之二都由此供輸,一旦頸動脈狹窄、阻塞,腦部可能缺血,國內每年估計約四萬人因此引發缺血性中風;而目前常用治療包括藥物、血管內膜切除術、及支架置放術,且因支架置放術耗時短、侵入性低、成功率高,已漸成為治療頸動脈狹窄的新寵。

台北榮總心臟內科主任林幸榮指出,頸動脈的口徑比心臟的冠狀動脈大,若置放支架,撐開阻塞、狹窄處,血管再狹窄的機率,其實比冠狀動脈低,可說更適合支架置放術;因此,目前臨床上應用上,支架已比傳統手術更為普遍。

不過,置放支架時,可能將血管狹窄處的血栓弄碎,這些碎塊若隨血液流動到微小血管,恐阻塞血管,有引發中風之虞;所以,目前廠商已設計特殊的傘狀設備,放在施術血管末端,可「撈」住血栓碎塊,大大降低中風的後遺症。

事實上,頸動脈支架置放術已有近十年歷史,患者只須在鼠蹊部開一小孔,整個手術耗時約一小時,住院僅兩、三天,相較於傳統手術的大傷口、住院一星期、且併發症多,病患接受度更高;目前對頸動脈嚴重狹窄者,健保也給付這項治療。

【2006/10/20 民生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