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10月 17, 2006

健保藥價大砍90億 外商重創

【經濟日報/記者謝柏宏/專題報導】
2006.10.16 04:05 am


健保局調降5,000多項、最高90億元的藥品總額,對製藥界生態造成大地震,外商藥廠衝擊最大,代表外商公協會的中華民國開發性製藥研究協會及西藥代理商公會已在蒐集資料,預計本周對外宣布部分藥品將停止銷售到台灣,是否影響民眾用藥,值得觀察。

外商公協會正在調查各外商公司停止販賣的藥品數量,包括美商強生(Johnson & Johnson)及荷商葛蘭素史克(GSK)等藥廠,將擴大藥局成藥銷售比重,因應健保給付總額下降,醫院藥品市場流失。

業界已傳出一家歐商藥廠總經理因為健保總額下降,業績壓力大增,被迫去職;另一家國內排名前三大的藥廠也開始進行組織縮編,每位藥品產品經理所需擔負的藥品銷售品項也倍增。

健保局日前公告第五波藥價基準,全台共有5,359項藥品將被調降藥品支付價格,調降金額高達70億元到90億元,降幅為歷年之最。除健保局外,台南地檢署也開始蒐集12家私立醫院藥品交易資料,希望杜絕醫院和藥商交易的藥價差。

政府循行政及司法兩大途徑,要彌補長期存在的「藥價黑洞」,專利過期的外商原廠藥品是首當其衝。據估計,國內去年健保藥品費中,專利過期的原廠藥銷售規模近300億元,這次調降藥品總額,擁有專利過期藥的外商公司平均每家將損失3億到5億元的營業額。

包括美商楊森,荷商葛蘭素史克藥廠等知名藥廠,決定調整銷售結構,自第四季起,開始提高非健保給付的藥局(OTC)成藥銷售比重。

楊森總經理張振武表示,楊森明年起提高OTC產品的營業比重,由原本不到一成增加到三成以上。

葛蘭素史克OTC業務處長張銀東也表示,葛蘭素史克將自第四季至明年一整年,以「普拿疼」為品牌,推出抗關節炎、感冒類等三項新產品,將OTC產品營業比重由現有的25%繼續往上提高。

各本土藥商行銷主管私下認為,不論是健保局大砍藥價,或檢調查緝動作,只會讓醫院與藥商間的關係雪上加霜,未來醫院仍會持續以各種名目取得「藥價差」。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長期存在的「藥價黑洞」,豈能一夕就獲得解決。

閱報秘書》藥價黑洞

「藥價黑洞」又名藥價差,意指醫院向藥商採購藥品後,取得交易共識,再由醫院向健保局申報健保給付價;但醫院為爭取更多利潤,申報健保給付的藥價,高於實際付給藥廠的價格。這種價差,導致健保支付愈來愈龐大,民眾交的健保費不斷升高,被稱為「藥價黑洞」。

醫院為賺藥價差,通常會要求藥商以不同方式掩護健保局的藥價調查。假捐贈意指,比如藥商將一顆實際賣價2元的藥品,為醫院開立10元的發票。交易完成後,藥商再把8元捐給醫院指定的帳戶,包括研究贊助或財團法人單位,醫院則根據10元的發票向健保局申請10元的健保藥費。 假折讓是指,每顆2元的藥開價10元,再以買一送二或送三的方式折讓,但開出的發票也是每顆10元。

【2006/10/16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