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11月 22, 2006

開放空間》團隊照護才是癌患之福

開放空間》團隊照護才是癌患之福
【民生報/林月春】
2006.11.20 03:27 am


癌症治療是團隊治療,每個部門都很重要,不管一線、二線,對患者的治療,都須將患者當全人看待。少了任何一個環節,患者的生命風箏都可能無法重新飛揚。

筆者不認為那一科該獨大,或某科醫師才夠資格擔任醫療的「三軍統帥」。我認為,團隊合作最重要;以患者為中心,有專業的素養、良好的醫病關係,以及橫縱的溝通能力,並為患者所信任的醫師,就是一位適任的統帥者。外科醫師如拆除違章建築的拆除大隊、開路先鋒。若沒有好的雷達當診斷,正確判定敵軍來襲,如何正確切除腫瘤?所以再高明的三軍統帥,沒有好的雷達確定敵軍位置,亦可能讓敵軍登堂入室;沒有好的後勤支援部隊,亦會前仆後繼無力,如拿破崙般慘遭滑鐵盧。

然而,放眼台灣的癌症醫療,多數醫院和病患都把外科醫師奉為神般的崇拜,將外科醫師視為手握風箏線的人。部分外科醫師只管拆除違章建築,並不管事後非常重要的生理、心理及社會重建。每當醫師在醫學會議或醫學期刊,秀出漂亮的數據,慶賀締造台灣第一或世界第一紀錄,一副自得意滿的模樣,我心想,這是多少病患與家屬的血淚所交織而成!多少患者可能暗地哭泣、活在陰暗裡?

不少醫師的醫學報告,很少看到最後感謝這些參與研究、成就報告的病患或家屬。在我認為,最大的功勞,其實該歸功於病患與家屬。沒有他們的貢獻,不可能會有報告出現。研究報告,是為了薪火相傳,為了收集資訊,以提供未來較好的服務與患者,將知識代代相傳,以造福人類,而非只是滿足部分人的功成名就。

在英國,癌症患者在開刀前,治療團隊的醫療人員,術前都會有個案討論會,各部門詳細討論手術與術後照顧事宜,當中包含相關治療的醫師、護理、復健治療師、心理諮商、社工、營養等。他們以患者為中心,將患者當成全人看待,將患者福祉列為第一優先。

反觀台灣,僅少數醫院做到團隊照護。多數醫院都將患者切割成不相連貫的百分比,視患者為殘缺的百分比。某些缺醫德的醫師,為了累積個人學術成就,不惜鼓勵患者做非必要的治療或手術,讓氣若游絲的患者,無語問蒼天,漫無方向地遊走於白色巨塔各自獨立的部門,這是我們傲世的全民健保?這是我們禮儀之邦優良傳統?這是有人情味的福爾摩沙?

沒有團隊通力合作,風箏如何飛上天?到底是誰在放風箏?

(作者為屏東美和技術學院護理系講師)

沒有留言: